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文件分类
批量下载
ICS 71. 060. 01 G 1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3765—2009 氰化钠和氰化钾产品测定方法 Test method of sodium cyanide and potassium cyanide products 2009-05-13发布 2010-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23765—2009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安庆市曙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河北诚信有 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陈长斌、干琳、郭凤鑫、申银山、董志彦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1 GB/T23765—2009 氰化钠和氰化钾产品测定方法 1范围 碳酸钠(或碳酸钾)含量、甲酸钠(或甲酸钾)含量、氯化物含量、水分、水不溶物含量、铁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氰化钠和氰化钟产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本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 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30492006 工业用化工产品铁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1,10-菲啰啉分光光度法 (ISO 6685:1982,IDT) GB/T 6682—2008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ISO3696:1987,MOD) HG/T3696.1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用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HG/T3696.2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用杂质标准溶液的制备 HG/T3696.3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3安全警告 氰化钠和氰化钾是剧毒品,在取样和分析操作时,应严格执行产品标准中安全要求的规定,并严格 按本标准的分析步骤进行操作。含氰废液参见附录A进行处理。分析中所用酸、碱等腐蚀性试剂,使 用者应小心操作,避免溅到皮肤上。如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严重者应立即治疗 4一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的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一2008中规定的 三级水 试验中所用的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标准溶液、制剂和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 HG/T3696.1、HG/T3696.2和HG/T3696.3的规定制备。 5外观检验 5.1固体产品 在自然光条件下,用目视法判别。 5.2液体产品 将液体产品置于50mL比色管中,在自然光条件下,用目视法判别, 6氰化钠(或氰化钾)含量的测定 6.1硝酸银法(仲裁法) 6.1.1原理 在氨性介质中,银离子与氰离子定量反应生成络合物,用硝酸银溶液作滴定剂,滴定氰离子,过量的 银离子与碘化钾生成黄色沉淀,以此指示滴定终点。根据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消耗量及浓度计算 含量。 1 GB/T23765—2009 Ag++2CN-= Ag(CN)2 Agt+I=AgI 6.1.2试剂和材料 6.1.2.1氨水溶液:2十3; 6.1.2.2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c(AgNO,)~0.05mol/L; 6.1.2.3碘化钾溶液:50g/L; 6.1.2.4无二氧化碳的水。 6.1.3称样量 固体氰化钠的称样量为2g~2.5g,液体氰化钠的称样量为7g~8g,固体氰化钾的称样量为 3g~7g,液体氰化钾的称样量为9g~10g,精确至0.0002g。 6.1.4试验溶液A的制备 将称取的试料,用无二氧化碳的水溶解。然后移入500mL容量瓶中,用无二氧化碳的水稀释至刻 度,摇匀。此溶液为试验溶液A,用于氰化钠(或氰化钾)含量、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含量、碳酸钠(或 碳酸钾)含量、甲酸钠(或甲酸钾)含量和氯化物含量的测定。 6.1.5分析步骤 用移液管移取25mL试验溶液A,置于锥形瓶中,加75mL水、1mL氨水溶液和1mL碘化钾溶 液,用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刚出现混浊为终点。 6.1.6结果计算 氰化钠或氰化钾含量以氰化钠(NaCN)或氰化钾(KCN)的质量分数Wi计,数值以%表示,按式(1) 计算: = Im m(25/500) 式中: V一滴定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准确数值,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m——试料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一氰化钠(2NaCN)或氰化钾(2KCN)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M(2NaCN)=98.02;M(2KCN)=130.24]。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2%。 6.2硝酸镍法 6.2.1方法提要 在氨性介质中,镍离子与氰离子定量络合,以硝酸镍溶液作滴定剂,滴定氰离子。过量的镍离子与 丁二酮生成亮红色絮凝状沉淀,指示滴定终点。根据硝酸镍滴定溶液的消耗量和对硝酸银标准滴定 6.2.2试剂 6.2.2.1氨水溶液:2十3; 6.2.2.2碘化钾溶液:50g/L; 6.2.2.3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c(AgNO3)~0.05mol/L; 6.2.2.4硝酸镍滴定溶液; 配制:称取7.27g硝酸镍,精确至0.01g,溶于1000mL水中,摇匀 硝酸镍滴定溶液对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换算系数(K)的标定:用移液管移取25mL试验溶液A, 置于锥形瓶中,加75mL水和6滴8滴丁二酮溶液,用硝酸镍滴定溶液滴定至亮红色絮凝状沉淀出 2 GB/T23765—2009 现为止。再用移液管移取25mL试验溶液A,置于另一锥形瓶中,加75mL水,1mL氨水和1mL碘化 钟溶液,用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刚出现混浊为终点。 取三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换算系数(K)的值。三次平行测定的极差不大于 0.02 mL 硝酸镍滴定溶液对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换算系数K,按式(2)计算: ..(2) 式中: Vi一三次测定平均消耗的硝酸镍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V2—三次测定平均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所得结果应表示至四位小数。 6.2.2.5丁二酮氨水溶液:5g/L。 6.2.3分析步骤 用移液管移取25mL试验溶液A,置于锥形瓶中,加75mL水和6滴~8滴丁二酮氨水溶液,用 硝酸镍滴定溶液滴定,当溶液变为亮黄色,不断摇动下出现亮红色絮凝状沉淀时为终点 6.2.4结果计算 氰化钠或氰化钾含量以氰化钠(NaCN)或氰化钾(KCN)的质量分数i计,数值以%表示,按式(3) 计算: i ..(3) m(25/500) 式中: V—滴定消耗的硝酸镍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准确数值,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K—硝酸镍滴定溶液对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换算系数的准确数值; m——试料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一氰化钠(2NaCN)或氰化钾(2KCN)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M(2NaCN)=98.02;M(2KCN)=130.24]。 7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含量的测定 7.1方法提要 用硝酸镍滴定溶液掩蔽氰根离子,用氯化钡沉淀碳酸根离子,以酚酞为指示液,用盐酸标准滴定溶 液滴定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根据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消耗量及浓度计算含量 7.2试剂和材料 7.2.1氯化钡溶液:100g/L; 7.2.2盐酸标准滴定溶液:c(HCI)~0.05mol/L; 用移液管移取50mL按HG/T3696.1配制的c(HCl)药1mol/L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置于 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7.2.3酚酞指示液:10g/L; 7.2.4无二氧化碳的水。 7.3仪器、设备 微量滴定管:分度值为0.02mL。 7.4分析步骤 用移液管移取25mL试验溶液A,置于25mL锥形瓶中,加入50mL无二氧化碳的水,加人与 3
GB-T 23765-2009 氰化钠和氰化钾产品测定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2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元下载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2-11 17:31:38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1.8 MB)
分享
友情链接
ISO 4345 1988 Steel wire ropes — Fibre main cores — Specification.pdf
ISO 11650 1999 Performance of refrigerant recovery and or recycling equipment.pdf
ISO 13606-1 2019 Health informatics —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 communication — Part 1 Reference model.pdf
ISO 17892-10 2018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and testing Laboratory testing of soil Part 10 Direct shear tests.pdf
ISO 13482 2014 Robots and robotic devices — Safety requirements for personal care robots.pdf
ISO 13373-10 2024 Condition monitoring and diagnostics of machines Vibration condition monitoring Part 10 Diagnostic techniques for electrical generators with fluid-film bearings.pdf
ISO 11689 1996 Acoustics — Procedure for the comparison of noise-emission data for machinery and equipment.pdf
ISO 18416 2015 Cosmetics — Microbiology — Detection of Candida albicans.pdf
ISO 18541-1 2021 Road vehicles — Standardized access to automotive repair and maintenance information (RMI) — Part 1 General information and use case definition.pdf
ISO 17700 2019 Footwear — Test methods for upper components and insocks — Colour fastness to rubbing and bleeding.pdf
GB-T 28896-2023 金属材料 焊接接头准静态断裂韧度测定的试验方法.pdf
GB-T 3685-2017 输送带 实验室规模的燃烧特性 试验方法.pdf
GB-T 36292-2018 架空导线用防腐脂.pdf
GB-T 33333-2016 木材胶粘剂拉伸剪切强度的试验方法.pdf
GB-T 35154-2017 陶瓷砖填缝剂试验方法.pdf
GB-T 3098.7-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 自挤螺钉.pdf
GB-T 21470-2008 锤上钢质自由锻件机械加工余量与公差 盘、柱、环、筒类.pdf
GB-T 6592-2010 电工和电子测量设备性能表示.pdf
GB-T 28126-2011 吡虫啉原药.pdf
GB-T 16980.1-1997 工业自动化 车间生产 第1部分 标准化参考模型和确定需求的方法论.pdf
1
/
3
11
评价文档
赞助2元 点击下载(1.8 M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