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ICS 65.020 CCS B 61 34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34/T 4113—2022 羊肚菌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acility cultivation of Morchella 2022-03-29 发布 2022-04-29 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4/T 4113—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省林业高科技开发中心提出。 本文件由安徽省林业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林业高科技开发中心、安徽绩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徽跃峰农业开发有 限公司、北京欣宝莱科技有限公司、首都师范大学、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安徽省野生动物疫 源疫病检测总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许早时、朱谦、侯成林、孙刚、王兰青、储甲松、许泽峰、凌化矾、孟可、涂 发明、张贤萍、汪耀、汪岳。 I DB34/T 4113—2022 羊肚菌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适合安徽生长的六妹羊肚菌(Morchella sextelata M. Kuo)和梯棱羊肚菌(Morchella importuna M. Kuo, O'Donnell & T.J. Volk)设施栽培的栽培环境、菌种选择、选地与整地、设施大棚 营建、菌种制备、播种技术、营养包制备与使用、生长期管理、采收。 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及类似环境区羊肚菌的设施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JB/T 10594 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结构与性能要求 NY/T 528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NY 5099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4.1 栽培环境 栽培场地 栽培场地应距离公路主干道和人口密集的居民区 100 m 之外、工业三废和生活垃圾等污染源 1000 m 之外。 4.2 空气 产地空气未受工业烟尘污染。 4.3 水质 应符合 GB 5084 的要求。 4.4 土壤 1 DB34/T 4113—2022 采用地栽方式栽培,其栽培土壤应是未受化学(污水、化肥、农药等)、物理(工矿固体废弃物)、 生物(带有各种病菌的城市垃圾)污染的自然壤土,具体要求应符合 GB 15618 的要求。 5 菌种选择 选择适合安徽生长的六妹羊肚菌和梯棱羊肚菌。 6 选地与整地 6.1 选地 选择坡度小,土壤肥沃,不积水的宽阔地营建设施大棚。 6.2 消毒 每亩撒 75 kg~100 kg 生石灰消毒,兼可以将土壤 pH 调到 6.5~7.5。 6.3 做床 选择连续晴朗天气将地块翻耕、晾晒,3 d~4 d 后,对种植地块实施机械旋耕,深度 15 cm,结 合人工平整后做床抽沟。栽培床宽 1 m~1.2 m,长度以大棚长度为准,沟宽 30 cm,深 15 cm~20 cm, 确保排水通畅。旋耕后的土壤及时盖膜保湿,并同时覆盖遮阳网,确保遮阳率达到 85%以上。 7 设施大棚营建 7.1 大棚结构 大棚营建参照 JB/T 10594 的规定执行。 主要参数如下:宽度 6 m~8 m;高度 2.8 m;长度依地形而定,为方便操作和使用宜为 30 m~50 m;顶部覆盖 8丝薄膜和遮阴率 80%~90%的遮阳网。 7.2 温度 每年 11月至次年 4月期间,要求遮阴棚内气温可调控至不超过 28℃。 7.3 光照 遮阴棚内遮光度 80%~90%,有微散射光。 8 菌种制备 8.1 母种来源 母种来源于具备有资质的菌种研究及生产单位。 8.2 8.2.1 2 原种培养基及制备 原种培养基 DB34/T 4113—2022 麦粒 48%、谷壳 20%、麦麸 18%、粗木屑 10%、石膏粉 1%、轻质碳酸钙 1%、腐殖土 2%, 含水量 60~65%。 8.2.2 原种制备 使用 850 mL 以下、耐 126℃高温的无色或近无色的、瓶口直径 ≤4 cm 的玻璃瓶或近透明的耐高 温塑料瓶。将 8.1 购买的母种,按照 NY/T 528 的要求进行母种制备,发菌温度控制在 17℃~18℃, 避光培养,菌龄 30 d 左右。 8.3 栽培种培养基及制备 8.3.1 栽培种培养基 麦粒 46%、谷壳 20%、麦麸 18%、粗木屑 10%、石膏粉 1%、轻质碳酸钙 1%、腐殖土 4%, 含水量 60%~65%。 8.3.2 栽培种制备 使用符合 8.2.2 规定的容器,也可使用耐 126℃高温并符合 GB 4806.7 卫生规定的聚丙烯塑料袋, 各类容器都应使用棉塞或无棉塑料盖。将 8.2.2 培养的原种按照 NY/T 528 的要求进行栽培种制备, 发菌温度控制在 17℃~18℃,避光培养,菌龄 35 d 左右。 9 9.1 播种技术 播种时间 适宜的播种时间为每年的11月~12月。 9.2 播种量 2 每 m 约播施 500 g。 9.3 菌种处理 播种前将菌种制成直径 1 cm ~ 2 cm 菌块,并在方便操作的器具中边喷边拌 0.1%磷酸二氢钾水 溶液,尽量搅拌均匀但不要将菌块揉碎。 9.4 播种方法 将菌丝发育良好、未受污染的菌种块撒施在栽培床表面,并用钉耙耙均匀,耙深 1 cm 左右。 9.5 遮阴 播种结束后喷水并盖上 0.015 mm 厚的黑地膜。每隔 1 m 需要用土块压膜,防风掀开。 9.6 床面保湿 如床面干燥,应及时喷雾保湿,保持土壤相对含水量在 60%左右。 10 营养包制备与使用 3 DB34/T 4113—2022 10.1 营养包材料要求 用于制作营养包的各种原料应符合 NY 5099 的要求,培养料添加剂的用量的重金属含量应符合 NY/T 5010 的要求。 10.2 营养包制备与放置 10.2.1 成分 包含木屑 70%、麦粒 25%、生石灰 1%、石膏 1%、腐殖土 3%。每包培养料重 300 g~400 g。 10.2.2 处理 封口并包装好添加过培养料的营养包。其在 100℃下密闭蒸汽处理 8 小时,备用。 10.3 放置时间 播后 7 d ~10 d,当栽培床菌核大量出现且有少量原基呈现时,即放置营养包补充营养。 10.4 放置方法 用刀片沿营养包纵向切一缝口,放置时,将缝口面朝下,用力稍压使营养包紧贴于栽培床面。营养 2 包在床面呈“品”字摆放,每 m 放置 3 袋。 11 生长期管理 11.1 菌丝生长期管理 大棚温度控制在 0℃~20℃之间,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 60%~85%范围内。当栽培床土壤表面干 燥时,进行喷水增湿,保持床面土壤湿润状态。 11.2 出菇期管理 11.2.1 温度管理 棚内气温以不超过 25℃为宜;当棚内温度超过 28℃时要作通风降温处理。 11.2.2 湿度管理 大棚内相对空气湿度保持在 8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低时,可采取微喷增湿,为避免损伤幼菇蕾, 忌大水喷灌。 12 采收 当羊肚菌的菌盖褶皱打开 7至 8分,高约 10 cm 时应及时采摘;采摘时用手指捏住羊肚菌的菌柄 根部轻轻摇晃拔起,并剪去泥脚,收于透气的竹篮中。 4

pdf文档 DB34-T 4113-2022 羊肚菌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安徽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4-T 4113-2022 羊肚菌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安徽省 第 1 页 DB34-T 4113-2022 羊肚菌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安徽省 第 2 页 DB34-T 4113-2022 羊肚菌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安徽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9 01:20:48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